站内导航

  • 首页
  • 综合

    又一年雪季开板,安踏冠军打响雪服差异化突围战

    2025-11-03 23:27:50

    随着全国范围迎来降温,户外品牌纷纷将重心转向冬装市场,这同时也意味着又一年的雪季来了。在此节点,作为安踏集团旗下聚焦菁英户外的子品牌,安踏冠军也亮出了筹谋已久的王牌。

    10月27日,搭载“热力洋流3代”科技的开山雪服V3正式亮相。这件被安踏冠军视为该品牌迄今为止性能最强的滑雪服,是其根据精英运动员比赛训练所面临的真实滑雪环境而研发。而在今冬,这张王牌的核心任务,是将国字号同款科技,推广至广大户外滑雪爱好者乃至大众市场。



    过去几年,安踏冠军在越野跑、徒步等领域初试锋芒,现在,其户外野心的关键棋子落在了滑雪领域。面对国内外品牌的激烈竞争,安踏冠军投身雪场,目标是在2025年最后一个季度,打响其“中国菁英户外运动品牌”的定位。

    安踏冠军的选择与填空

    安踏冠军近年来最重要的改变,无疑是从原来主打冠军叙事,转而聚焦到“越野、滑雪、徒步”三大户外细分赛道,不再依赖情感层面的营销绑定,而是走上更注重产品力的技术路线。

    放弃“傍大款”,啃起“硬骨头”。安踏冠军选择攻坚户外这块运动品牌兵家必争之地,意味着和主品牌相比,它需要在几个细分赛道做到更加专业,其全新使命,将是突破主品牌的场景局限,做到与其它专业户外品牌抗衡。

    安踏冠军聚焦的越野跑、徒步与滑雪,构成了户外版图的战略三角。其中越野是较早发力的一环,接连赞助港百、高黎贡等赛事,早早开始跑马圈地。当然,越野与徒步在装备技术与用户场景上也具有高度互通性,能够有效覆盖山地户外最核心的消费人群。



    至于产品体系相对独特的滑雪,则体现了品牌更多层次的战略考量。

    众所周知,安踏集团很早就通过合资公司或整体收购的形式,为旗下引入多个专注户外运动的高端世界品牌,包括滑雪领域见长的迪桑特和萨洛蒙也已在中国市场取得明显成效;在此背景下,安踏冠军的自我定位则是“中国菁英户外运动品牌”。差异化的定位,显然是为了更好覆盖从精英运动员到大众消费者、从高端到专业等更广泛层次的需求,进一步完善安踏集团在户外赛道的消费人群布局。

    与此同时,发力冰雪产业也契合品牌自身运营需求,当滑雪产品线能够成为安踏冠军在冬季市场的业务主心骨,便足以支撑品牌在全年不同时段保持市场热度,继续推动增长。而在后冬奥时代,中国“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愿景正持续转化为庞大的市场需求,滑雪运动从小众逐渐走向主流,为户外装备品牌依旧留有挖掘空间。



    从技术层面,作为北京冬奥会官方合作伙伴,安踏在服务国家队过程中积累了顶尖滑雪装备的研发经验。而即将到来的2026米兰冬奥会,安踏将赞助冰球、高山滑雪、越野滑雪、短道速滑、雪车雪橇等在内的12支国家队。作为集团旗下承载“奥运科技”的专业户外线,安踏冠军进军滑雪,无疑也是品牌基因的自然延伸。

    当下,安踏冠军的核心打法,正是将历经国家队实战验证的科技,转化为服务菁英用户的高质感产品。一件承载多种技术、满足多方需求的开山雪服V3,便是安踏冠军在这个冬季给出的填空题答案。

    一件雪服背后的洞察

    资深雪友大多对这样的场景感同身受:激烈滑行带来的热量,总在乘坐缆车时被山风无情带走。动起来需要排汗,停下来需要保温,这种动与静的切换,暴露了滑雪爱好者的经典困境,也是一件好的雪服需要化解的核心矛盾。

    相较于欧美或日本等海洋性气候地区,中国地域宽广,滑雪条件更为复杂多变,这就要求滑雪品牌开发更匹配本土气候的装备。以雪场集中的华北地区为例,每到冬季,零下10度的大风天气是常态,缆车也往往需要控制速度以保证安全性。所以,滑雪者刚刚变得湿热的身体微环境,经常会陷入急速冷却和降温的过程。此时,常规单壳滑雪服很难满足保暖需求,叠加多个保暖层或者羽绒的做法又不利于排汗透汽。

    基于对上述痛点的洞察,安踏冠军看到了一个战略机遇:可以将解决运动员比赛训练要求的同款技术方案,用来满足大众滑雪场景中的真实需求。

    这一理念的落地成果,便是开山雪服V3——一件以HeatStream热力洋流3代为技术核心,辅以Dermizax®面料和3M Thinsulate™新雪丽棉为功能矩阵的“锁温透汽”之作。

    国家队同源的热力洋流3代科技,是帮助同步实现保温与吸湿排汗的一套系统性解决方案。其机理在于独特的蜂巢状模块化结构能使身体产生的热量在服装内循环流通,均匀分布,有效保持体温;配合后背透气窗与腋下拉链构建的“吸入-扩散-排出”湿热管理闭环,又能使运动产生的汗湿蒸汽通过蜂窝通道被快速导出,达成吸湿排汗。



    同时,Dermizax®面料可以提供卓越防水防风功能,并让小分子水蒸气快速液化透出,避免闷热和内层结露;而且在浸湿或寒冷条件下,这种面料可保持柔软伸缩性。此外,服装填充的3M Thinsulate™新雪丽高效暖绒棉,厚度比传统填充物减少30%,锁温效率却提升2倍。多种材料科技结合应用,最终可以令衣服穿起来保持干爽与舒适。

    不过,服务专业运动员的科技解决方案,落到大众消费需求上时,并非如外界想象那般轻易降维打击。要让专业高性能产品转化为市场认可的爆款产品,难就难在如何弥合专业竞技与日常出行之间的场景差异。毕竟在消费者固有认知中,运动员装备虽性能极致,却不一定用得上,性价比也不一定高,甚至会与日常出行的舒适、时尚需求存在冲突。

    安踏集团 2024 年度总结会上,丁世忠发表了《打造极致好商品持续打胜仗》的主题演讲。他提出“好商品”才是全球消费者需要安踏的理由。某种程度上,开山雪服V3阐释了安踏冠军对“好商品”的理解——它须是性能与时尚、专业场景与大众需求的统一体。



    因此在追求性能的同时,安踏冠军也十分重视设计美学。此款雪服设计灵感取自北极极光,将自然中的奇幻色彩组合为“极境逐光”配色方案,并融入渐变印花之中。全新设计语言,旨在打破专业雪服臃肿刻板的传统印象,满足新一代消费者的穿搭期待。

    一套可复制的竞争公式

    实际上,一件雪服的价值,不仅在于抵御风雪,更在于它能否成为品牌与用户之间建立信任的桥梁。将视野放于安踏冠军的整体战略看,这次产品发布堪称其构建越野、徒步和滑雪产品矩阵,完成品牌专业化升级的关键落子。

    明年2月进行的米兰冬奥会,安踏将助力12支国字号队伍出征。以实战验证作为产品力验收指标,聚焦“专业化”与“国字号科技”,构成了安踏冠军与国内外品牌抗衡的两张牌。

    实际上,这并非安踏冠军第一次运用此种策略。在越野跑领域,近些年来,通过赞助香港100越野赛、高黎贡超级山径赛等业内知名的专业赛事,签约专业越野跑运动员、推出猎隼专业越野跑鞋这一套组合拳,安踏冠军快速在越野圈层建立其专业认知。这一做法也为其后续拓展到滑雪领域提供了可复制的模式。

    去年11月,安踏冠军就曾助力中国科学探险家、极地未来创始人温旭通过单人风筝滑雪探索南极,并同期发布“极地生态科技系统”和“极地冰锋”家族联名装备。当时,温旭在备战训练中穿着的正是开山雪服V3的前身——开山雪服V2。而在冬奥会临近前的这个雪季,安踏冠军显然做足了从产品到营销全面升级的应对。

    不可忽视的是,背靠安踏集团,安踏冠军在滑雪赛道上获得了强大的资源赋能。技术研发层面,集团服务国字号队伍所积累的技术,为其提供了最可靠的性能背书,进而使“国字号科技的大众化应用”成为可能。在品牌营销层面,主品牌所掌握的如谷爱凌、中国国家滑雪队等顶级代言阵容,也可以帮助安踏冠军塑造起专业品牌形象,能更高效触达目标人群。



    资源加持下,安踏冠军也明确了自身在集团多品牌矩阵中的独特定位:即始于中国运动员实战需求,与国家队运动员共创、测试,并以服务中国菁英户外玩家为目标的自主原创设计的专业产品。

    至此,一套清晰的竞争公式已然浮现:锁定一个高速增长的细分户外赛道,通过“赞助顶级赛事+签约顶尖运动员”建立专业信誉,继而推出载有实效装备技术的拳头产品,最终完成品牌在专业圈层和大众市场的心智沉淀。

    菁英户外市场中,顶尖国际品牌既有深厚历史积淀,又把持科技壁垒的光环,国产品牌想要杀出重围,势必要找到属于自己的方法。安踏冠军的这条路径,为国产品牌提供了一个参考范式。

    与国际品牌比拼历史叙事或许艰难,但凭借特定领域的顶尖资源,拿出经得起考验的“好商品”,国产品牌完全能够打造出属于自己的故事线。开山雪服V3的市场表现,也将检验这条以“实证科技”为核心的差异化道路,能否真正在广阔的冰雪市场中,开辟出属于中国品牌的一片天地。

    声明:本文由懒熊体育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